莫言作品的要害在哪?这是辩论必须要搞清楚的

特设专栏 2024.10.19 196 0

一、是歌颂,还是暴露?

一批反对批判莫言的人说:文学作品就是应该暴露一切肮脏和黑暗,为什么暴露黑暗却遭到了口诛笔伐?难道文艺作品只能歌功颂德?

由此,他们把对莫言的批判完全引导到了“暴露黑暗”这件事上,把辩论的焦点定义为——文艺作品是否可以暴露黑暗?以为这样子就可以借此模糊真正的焦点。

事实上,批判的焦点根本不在是否可以暴露黑暗这件事上。

很显然,不管是歌颂还是暴露,都不过是不同的表现手段而已,都是可以使用的。比如,在人民军队里面,有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这样为人民牺牲的英雄事迹,为什么不可以歌颂?有八路军和人民群众坚持敌后,浴血奋战,驱逐日本帝国主义的抗战传奇,为什么不可以歌颂?同样地,在国民党的正面抗战里,只要是国军奋勇抗战,驱逐日寇的英勇事迹,一样可以歌颂,大力的歌颂。难道歌颂为人民服务,为人民牺牲的英雄烈士的作品,就不可以伟大?

歌颂的反面就是暴露,也就是很多人说的暴露一切肮脏和黑暗,暴露一切不公平和不正义。

能不能暴露?

能,太能了。比如,暴露侵华日军的残忍和危害,暴露还乡团的无耻和毒辣,暴露国民党的腐败和反动,这些都是暴露肮脏和黑暗,为什么不可以,当然可以。

那能不能暴露群众,暴露人民,暴露人民军队呢?

这里我们就必须要指明,如果你说的“暴露”人民,指的是指出他们的缺点,指出他们的问题,指出他们的错误,甚至是严重的错误,那么这种“暴露”当然是可以的。比如鲁迅,他的文章和小说里面就有大量揭露国民麻木性、封建性、落后性、奴才性的东西,但是这显然不能说是暴露。因为鲁迅在指出旧社会的国民麻木性、落后性、封建性这些问题的时候,他不是在暴露人民群众,恰恰相反,他是在指出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暴露封建统治、暴露军阀黑暗、暴露旧社会那一套吃人和压迫人的文化制度。

这怎么能说是什么暴露人民呢?

在人类的整个历史过程中,作为一个整体意义上的人民群众,他们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源泉,他们是生产实践的主体,是劳动源泉的主体,是一切吃穿住行的直接生产者和创造者,一句话,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他们固然有落后、愚昧、麻木的方面,这是统治阶级残酷压迫和欺骗愚弄的结果,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去看,绝不可能黑暗和反动。如果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主体都黑暗和反动,那历史还可能是螺旋式上升吗?要是那样,那人类社会和历史的发展应该是螺旋式下降才对。

所以,对于人民群众而言,对于千千万万的劳动群众而言,对于真正代表人民群众利益的革命政党,代表他们利益的人民军队,只存在指出他们的问题,揭露他们的缺点,不存在什么暴露他们的黑暗和反动。当然,这里我说的是真正代表他们的人,而不是嘴上说代表人民,实际上代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的人,比如四一二以后的国民党。

所以关于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暴露黑暗这件事,是非常清楚的,是没有多少值得讨论的空间的,问题的关键根本不在于文学作品是否可以暴露黑暗,而在于你到底要暴露谁?以及怎么暴露?

莫言作品的要害就是出在暴露谁和怎么暴露的问题上。

二、暴露谁和怎么暴露?

莫言作品的内容几乎全部集中在从抗日战争到改开初期的这一段历史里面。而受到集中批判,火力又最猛烈的是他的《丰乳肥臀》里面所写的山东高密县东北乡一带的共产党武装的抗日历史。

在这一段历史里,抗战的先进分子与农民相结合建立的共产党武装铁路爆炸大队,是一群毫无目标、毫无政策、毫无纪律的部队。这里面的人民群众是愚昧的,但是记住,作者笔下的这种愚昧和鲁迅写的完全不同,这种愚昧不是封建制度、文化、军阀、地主压迫等等造成的,在他的笔下,群众的愚昧是天生的,这帮人天生就是贱。而与他们结合建立的共产党武装爆炸大队,其领导人鲁立人任爆炸大队政委,却是一个毫无政治观念,道德败坏,纪律松弛,还乱搞妇女的人。

他为了逼汉奸投降,用的方法是把人家无辜的妻子和女儿拿来做人质要挟;他和自己手下的同志马童因为女人争风吃醋,竟然公报私仇把马童给枪毙了,枪毙找的理由是盗卖子弹,而这个理由完全就是卸磨杀驴编造出来的,这个马童是谁?是地主家的孙子,家有良田千顷,骡马成群,怎么可能缺那几个盗卖子弹的钱,还说这种战乱年头,八路军的抗战武装枪毙一个人,随意得像捏死一只蚂蚁;因为班长说了一句牢骚话,鲁立人就把人给撤职,并且任命了一个哑巴当班长,而他任命的这个班长很快就强奸了主角“母亲”的三女儿,而且强奸完了以后竟然还逃脱了惩罚,让这个被强奸的女儿与强奸者哑巴结婚了。

这就是我们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敌后武装里面的政委和班长,并且小说里他们的抗战就是主流,而不是作为一个被改造的支流,或者最后成功改造的一支落后武装来描写的。这支主要的抗战武装,自始至终就是这个德行。

小说借一个地主的嘴,说这支武装是“盗钩者贼,盗国者侯”、“抗日抗日,抗出一片花天酒地”,而这两句口号是历史上高密地区真的流行过的,不过真实历史上,这两句口号原本是高密地区老百姓用来形容当地国民党投降派的,却被作者嫁接到了共产党领导的这支抗日武装上面。当然,如果按照莫言所描写的那样,这句口号当然没错。

而莫言笔下的国军下面的地主还乡团是什么样呢?当然了,他自然不能把还乡团作为好人来写,在里面还乡团是恶劣的,是残忍的,但是作者在描写还乡团的残忍之外,非得额外从中找一点光明出来歌颂一下,这一段光明是什么呢?就是地主还乡团帮助百姓把蛟龙河上的冰层炸开,让群众可以捕鱼改善生活的一段小故事。由此书写还乡团也有人性中的光辉一面。

这里不是说不可以描写还乡团干了好事,可是这件事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并不是莫言编造出来的。原型是谁呢?是解放军在莱阳地区,消灭了还乡团以后,为了帮助当地的百姓尤其是缺乏营养而没有乳汁的妇女们吃上鱼,所以解放军战士们炸了河面的冰层,帮助百姓捕鱼来改善生活。也就是说,这个事迹是真实的,但是是解放军在莱阳地区做的,而作者偏偏把一个解放军真实历史事迹,嫁接到了国民党还乡团身上。

既然说反映历史,那你实在找不到还乡团的真实事迹,为什么一定要找。如果说非要给还乡团写点人性的光辉来体现与众不同的艺术价值,那你实在不行编一个也行啊,非得把解放军干的事嫁接到还乡团上,你这让当初干这些事的解放军看了心里作何感想,是什么滋味?

后来一位曾经在山东胶东一带参加过抗日战争的老八路军同志徐中夫,看了《丰乳肥臀》中对抗日武装的描写,非常激动和愤怒的发表了一些看法,这些看法发自肺腑,为了表达准确,我们这里就直接引用他的几段原话了:

“在革命战争,特别是抗日战争时期,我们的党和军队是不腐败的,而且是唯一不腐败的一支政治力量。如果不是这样, 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根本不可能的。说句不好听的话,现在共产党确有许多腐败现象,那时的共产党却并不是这个样子的呀!”

他接着说,“这不是说,我们抗日军队没有个别的缺点。可是,我们在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力量的政治纪律,却是当时任何别的武装力量所根本不能比拟的。这是谁也无法否认的主流。我们的党和军队是惟一舍身为国,出生入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治集团和武装力量。我们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是真正的鱼水关系。如果我们的武装力量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是一群浑浑噩噩、为非作歹的乌合之众,我们不是早就完蛋了吗?”

“当前,我们所面对着的种种腐败现象,恰恰是忘记、丢掉、背弃了这些光荣革命传统的产物。《丰乳肥臀》除告诉人们,我们的党和军队,从来就是那个样子。这是根本违背历史事实的。”

“这完全是一种历史的逆流。不仅是《丰乳肥臀》,还有那本《红高梁》,也是写高密的。这样来糟蹋我们的历史,到底是什么意思?还大出风头。外国人喜欢这样的作品,如获至宝,给你奖励,都不足为奇,可以理解。有这个材料,他们是求之不得的。他们就是要丑化我们,出我们的丑。”

字字珠玑,发自肺腑,并且这位老同志能把今天出现的腐败,和曾经纪律严明的队伍区别又诚恳的看待,既承认当今的问题,又指出这恰恰是违背了革命传统的结果,这是多么的令人钦佩和敬仰。

所以,这完全不是什么歌颂光明还是暴露黑暗的问题,而是歌颂谁的光明和暴露谁的黑暗的问题。

把人民群众作为“天生愚蠢”来加以暴露,把人民军队作为“纪律松散”、“道德败坏”、“斗争愚蠢”、“方式恶劣”来暴露,这难道就是莫言所谓的:“我有一种偏见,觉得文学艺术,它永远不是唱赞歌的工具,文学艺术就是应该暴露黑暗”?

三、是历史还是小说

聊到这里,又有人说了:这是小说,小说是什么?是虚构的呀,你怎么还当真了?难道作家不允许有虚构小说的权力?

好吧,看看出版社和推荐这本书的作家们怎么说:

此书曾经出版的推荐词:“这一幅生命的流程图中,弥漫着历史与战争的硝烟,真实,不带任何偏见,再现了一段时期内的历史。”

作家汪曾祺评价说:“这是一部严肃的、诚挚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作品,对中国的百年历史具有很大的概括性。”

李锐评价说:”作者以丰富的想象,丰沛淋漓的笔触叙述出一个百年中国的大传奇。”

你看,你说它是小说的时候,人家说这反映的是历史,还是真实,不带偏见的历史,你说它是历史的时候,人家又说这是小说,是虚构的历史,真的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可能有人还会说,那这些推荐词都不是莫言写的,怎么能扯到他身上?可是如果看了这部作品的人,包括出版社,会产生这是不带偏见的历史的断言,那么看了这部作品的老八路军,解放军战士,没经历过那段历史的读者,借此书来了解抗战历史的后人,他们各自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和认识?这些内容被国外别有用心的看到,他们又会作何反应?

好了,到这里我还看到一种说辞:难道书中的现象就没真实存在过?即使是支流,是局部,是少有的现象,但是谁规定作家就不能写这个支流,这个局部,这些少有的现象呢,难道一定要按照主流方面来写。难道一个作家写什么都得是主流观点,主流现象?把虽然是局部少有的东西写出来,不也能起到督促的作用吗?

好吧,且不说你那些支流到底是不是瞎编的,比如嫁接那事,我们就假设这种现象确实在局部少有的部队里出现过。但是作为一个作家,其实心里很清楚,你这么写的结果一定会造成读者产生一种观念,即这些历史就代表了当时敌后武装力量抗战的普遍现象。只要你没有一个正面主流做对比,它一定会产生这样的阅读结果。

这就好像你写了一本《张国焘传奇》,非得把它按照我们的建党史去写,把他作为党领导人的代表去写,这对不了解这段历史的人,会产生什么后果?当然,张国焘是出了名的,大家都知道他投降了国民党,所以起不了啥作用,可是书里的那个爆炸大队,可不是作为反面教材去写的,大家可是会产生原来敌后武装就是这个样子的认识的。

再说严重点,假如这部小说里的抗战事迹不是发表在90年代,而是发表在抗日战争时期,那国民党拿了这些材料能作出什么文章来?日本帝国主义拿了这些材料又会作出什么文章来?这难道不是显而易见的么?

当然,日本侵略者,国民党中的投降派,地主阶级看了自然是喜笑颜开了,正好拿来大大宣传,以此抹黑和瓦解敌后武装,但这会给敌后的百姓和八路军武装带来哪些困难难到不是清楚的吗?

好吧,即使是发表于90年代,又是以小说的形式来发表。且不说会带来什么样的历史虚无,就是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也是极其不适当的。90年代是一个什么时间点,是一个大量的国有资产被资本家试图完全私有化的历史年代,你那么写,搞这些伤痕文学,把我们党的历史写成那个样子,不是正迎合了那些资本家否定我们的历史,进而由此试图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的企图吗?

好了,到这里很多人终于无法辩驳了,于是又摆出一套老生常谈:文学作品是超越阶级,超越政治的,它能起到什么作用,产生什么结果不应该由作者负责,那是政治的事,不应该扯到文学上。

既然是超越阶级的,那为什么偏偏地主、资本家看了喜笑颜开,老革命,老八路军看了却气愤难当?难道不是这段历史内容代表着不同阶级的利益吗?这里引用毛主席的一段话是非常精准和恰当的:

“一个人做事只凭动机,不问效果,等于一个医生只顾开药方,病人吃死了多少他是不管的。又如一个党,只顾发宣言,实行不实行是不管的。试问这种立场也是正确的吗?这样的心,也是好的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四、难道就没有正面意义?

莫言的作品并不是只写了《丰乳肥臀》,《丰乳肥臀》也不是只写了抗日那一段,难道就因为这其中的一段否定整个作家么?

当然不是。

比如,莫言写了三年困难时期的普遍严重现象,写了计划生育造成的巨大伤害,这些对历史现象的观察、揭露、反思都是有正面意义的,是值得肯定的,这些历史内容我们并不一味的否定,否则跟他写八路军抗战那样的历史虚无有什么区别?

但是还是如毛主席所作的那个比喻一样,你能把观察到的病情写出来,揭露出来,引起重视和反思,那自然是非常好的,就像一个人患了病,你能及早的发现症状,让他意识到他患了病,这绝对是功德一件。但是你不能在不了解病情的情况下,乱开药方,结果吃死了人你又不管,这就是需要否定的。这是两件事,既是相互联系的,但是又不能混为一谈。

就比如鲁迅,我们假设他如果只揭露了封建时代下的国民的愚昧,但是他却把造成愚昧的矛头指向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意思就是,正是因为你们反抗,你们革命,才造成了社会动乱,才使得国民始终愚昧麻木下去,所以药方应该是不准革命,应该消灭的不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而是人民革命。如果是这样,那今天还有人会认为鲁迅除了是文学家之外,还是什么思想家和革命家吗?绝不会,那一定是认为他就是一个反动派。

如此简单的道理,我们很多人却始终想不明白。他指出那段历史的残忍,我们感谢他,可是他把造成困难的矛头,不是指向当时的官僚阶级,特权派,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却恰恰把矛头指向了我们前三十年的整个社会主义制度,整个党的领导,这不是正好人家官僚特权派们想要啥,你就给人送去啥么?

莫言作品的要害就在这里。

这时候假如有人想要对莫言的作品展开讨论和批判,难道不可以,不应该吗?难道这种批判就那么让人无法接受,以至于一帮拥簇们跑出来扣帽子吗?如果说批判错了,你们也可以反批判嘛,你们那么多文坛大将,常年在写作圈混的作家文人,报社编辑们,写字说话恰是你们的专长,难到反而畏惧起来?

当然,思想的问题只能用辩论批判的方式去解决,不能用强制的方式去解决,你的就一定对,人家的就一定错?最好的方式只能是让大家充分发表意见,让所有人都有说话的权力,然后相互展开批判和讨论,最后以人民群众的利益为标准,以社会实践检验为结果来加以证明。这种尺度肯定是复杂的,没那么好判定,但这种方法总比动不动就起诉,就上法律手段好。

任何企图用强制的方法去解决思想问题的结果,不但没有效力,而且有害。不让人家发表错误意见,结果错误意见也不会消失。而且今天你动不动就要起诉,动不动就要用法律手段,那明天呢?人家难道就不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你?那时候言论自由完全成了一句屁话,这有什么好处?这在我们历史上是有过深刻的教训的,后果是沉重的。

还是毛主席那句话:让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当然,这也不是说任何人都可以随意胡说,言论绝对的自由,从古至今就没有这样的事。但是像莫言这种,人家的世界观就是这个样子,他是在用作品表现自己的世界观,这就是典型的思想问题,就只能限定在思想批判的界限范围内。

这篇文章就算是我的一篇批判吧,既然是批判,同样地,自然也允许人家对我展开反批判,当然,一些只会说几句“屎尿屁”的就不要来了。

 

(选自知乎-小庄)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