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三讲——人民战争
军事指挥 2024.08.21 148 0
毛泽东军事思想第三讲——人民战争
原创 王立华 军博红色少年 2023年05月09日 17:03 北京
导语
在军博,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军事思想。这篇内容将谈到毛泽东军事思想的第二个特点,主题词是人民战争。
毛泽东军事思想有一个根本特点,就是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也是人民战争的军事实践。
提起人民战争,很多人脑中可能都会浮现这样的场景:淮海战役中,老百姓推着小车积极支援前线。这样理解人民战争没有错,但并不完整,这只是人民战争的一个方面。
△淮海战役中的支前小车
从本质上看,人民战争的军事思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为什么扛枪、为谁而战?人民战争就是为人民而战,为人民扛枪,为人民打仗。从我们这支军队的名称上就可以看到这个根本宗旨和人民战争的根本立足点。
△油画 《文家市》 高虹、何孔德、彭彬、韩柯
人民解放军初创时叫工农革命军,后来叫工农红军;到抗日战争时期,叫八路军、新四军,但我们叫人民抗日武装;到了解放战争时期,叫人民解放军。建国后,我们的国防体系、国防力量在不断发展壮大,但“人民”的性质从来没有变过。
我们这支军队是属于人民的,这就是人民战争的基点和立场,也是它的力量源泉。
毛主席曾经深刻论述过这个问题:我们这支军队唯一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这样的宗旨下,我们才有自觉的纪律,我们才能不怕牺牲,因为我们是为人民而战,是为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而战,包括我们自己和我们关心的所有人。
这是正义的事业,所以,战,战得光荣,死,死得光荣。这就是我们能取得最终胜利的力量源泉。
在军事博物馆,曾经展出过一段采访张学良的录像。红军长征到陕北时疲惫不堪,人数锐减。当时张学良本想剿灭红军给蒋介石送个“礼”,但一仗打下来,被红军打掉两个师一个团。他没想到,跋涉万里刚刚落脚、人数少得可怜且疲惫不堪的红军,竟然有那么强大的战斗力。晚年他回忆说:我们都是带兵的,这万里长征你们谁能带?谁能把军队带成这样子,带得都跟你走?还不就早带没了?
从此以后,张学良对这支军队有了新的认识,开始逐渐认同中国共产党,甚至提出加入中国共产党。
因为这是一支人民军队,它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在这个宗旨下面,才会有军政一致、军民一致、官兵一致,甚至能有效地瓦解敌军,把敌军官兵争取过来,反对人民的共同敌人。
△“一级杀敌英雄”、“模范共产党员”王克勤(曾是国民党士兵)
△解放军欢迎起义的国民党第60军
今年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出席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全体会议时指出:要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从本质上讲,这是人民战争军事思想在新时代的创造性发展。加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建设,可以形成国防力量的倍增器,形成战无不胜的强大军事力量。
人民战争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要有群众观点,要走群众路线,要善于依靠群众、发动群众。
△油画《向井冈山进军》 招炽挺、赵淑钦、王孝柏
在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时,红军武器装备稀缺,但毛主席总是动员红军,要匀出一部分枪分给当地的农民赤卫队。因为革命根据地也是人民当家作主,群众不单是被保卫的对象,当敌人侵犯他的家园时,他有奋起自卫的自觉性,他们就是平时生产战时打仗的特殊军队。
△木板标语“打土豪分田地”
就像淮海战役中支前人民,为什么有那么多的老百姓会加入支前队伍?因为老百姓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中分到了田地,有了立身之本有了自己的利益。如果不站起来保卫,土地会被夺回去,甚至生命也会失去。所以,他们是发自内心地支前,也是在保卫自己的根本利益。
对于个人和团队来讲,人民战争的思想也非常有借鉴意义。无论做什么事业,不要只考虑个人和小集团的利益,要从多数人的根本利益考虑问题,要动员绝大多数人,共同营造和建设根本利益一致的生存发展环境,才能更好地克服困难走向美好未来。
------------------------------------
转载内容如有侵权或不符合原作者的版权声明,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的24小时内删除相关内容。
我们不承担因转载内容而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责任,包括但不限于版权、知识产权等法律问题。
转载文章中的所有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读者应自行判断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本声明的最终解释权归本网站/公众号/平台所有,如与相关法律法规冲突,以法律法规为准。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