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箴言录之待人篇
文献著作-其他 2024.09.12 535 0
待人之一·表达与倾听
失败确是成功之母。但是虚心接受别人的经验也属必需,如果样样要待自己经验,否则固执己见拒不接受,这就是十足的“狭隘经验论”。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13至214页
要注意听人家的话,就是要像房子一样,经常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来。为什么我们的新鲜空气不够?是怪空气还是怪我们?空气是经常流动的,我们没有打开窗户,新鲜空气就不够,打开了我们的窗户,空气便会进房子里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9至340页
要造成交换意见的空气和作风。我这个人凡事没有办法的时候,就去问同志们,问老百姓。打仗也是这样。我们要善于和同志们交谈。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98页
有了问题就开会,摆到桌面上来讨论,规定它几条,问题就解决了。有问题而不摆到桌面上来,就会长期不得解决,甚至一拖几年。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40至1441页
互相打通思想,这样做事快得多。不同意的先不要办,即使同意,也要看是心里愿意还是嘴上愿意,若勉强就缓办。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15页
可做就做,不可做就等一等。能做的,大多数人同意了的,不做也不好。可以做得慢一些,让大家都高兴,这样反而就快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4册第369页
凡重要问题不厌求详地征求意见,总是有好处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5册第136页不要一听到和自己不同的意见就生气,认为是不尊重自己。这是以平等态度待人的条件之一。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55页
要彼此有共同的语言,必须先有必要的共同的情报知识。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57页
有了正确的观点和正确的思想,还要有比较恰当的表达方式告诉别人。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358页
经常把几个问题放在心里想一想,同少数人吹一吹,这是一个重要方法。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0页
当面不说,背后咕哝,最不好。尖锐的态度,委婉的态度,都好,依问题和情况不同而定。……有话不说,则相当危险。应当选择说话的时机,是对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16页
不要勉强同意。是则是,非则非,以实际可行者见告。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417页
待人之二·进言与改过
正确的批评,应加接受,即使其批评有不确当者,亦只可在其批评完毕,并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加以公平的与善意的解释。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97页
批评应该是严正的、尖锐的,但又应该是诚恳的、坦白的、与人为善的。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09至410页
正确不正确是指说话的内容,有的对,有的不对。说得不对,是在说的过程中发生的,应该允许,说错了的,以后可以纠正。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21页
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04页
被批评的时候总会有些不舒服和难过,这是正常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4页
缺点错误,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有则说之,无则不说;讲对了很好,讲出了真理;讲的不对也不要紧,言者无罪。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5页
愈是不怕人家批评,愈是敢让人家讲话,给人家讲话的机会,人家的批评可能会愈少。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99页
错误并不可怕,就怕不肯批评,不肯改正,就怕因批评而泄了气。必须顾到改错与鼓劲两个方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379页
平素养成了这样一种风气,当着你的面不敢讲话,那末,你就应当回避一下。有了错误,一定要作自我批评,要让人家讲话,让人批评。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6页
不负责任,怕负责任,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96页
好的接受,错的解释。解释不通,暂时搁下,将来再说。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347页
待人之三·收放与疏堵
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把各种闲话都引到自己的责任上来,这就卸下一个大包袱,不至于多生气。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85页
我们更要广开言路,打开窗户,不要怕打开窗户可能吹进沙子来。进来一点尘土,坏处有一点,但并不大,而开窗户透空气的利益却很大,我们要从这种利害关系上看这个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99页
凡有害的,加以限制;凡无害的,加以利用。
——《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36页
不准人家在背后骂一句话,事实上办不到。……威信是逐渐建立的。过去军队里面有人编歌谣骂人,我们不禁也不查,军队还是没有垮。我们只抓住一些大的,比如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队伍就慢慢上了轨道。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279页
禁止人们跟谬误、丑恶、敌对的东西见面……这样的政策是危险的政策。它将引导人们思想衰退,单打一,见不得世面,唱不得对台戏。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2至193页
你不研究反面的东西,就驳不倒它。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3页
同错误思想作斗争,好比种牛痘,经过了牛痘疫苗的作用,人身上就增强免疫力。在温室培养出来的东西,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32页
放,就是放手让大家讲意见,使人们敢于说话,敢于批评,敢于争论;不怕错误的议论,不怕有毒素的东西;……收,就是不许人家说不同的意见,不许人家发表错误的意见,发表了就“一棍子打死”。这不是解决矛盾的办法,而是扩大矛盾的办法。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8至279页
要人家服,只能说服,不能压服。压服的结果总是压而不服。以力服人是不行的。对付敌人可以这样,对付同志,对付朋友,绝不能用这个方法。不会说服怎么办?这就要学习。我们一定要学会通过辩论的方法、说服的方法,来克服各种错误思想。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9页
我们现在用说服的方法代替了压服的方法。费的时间不算少,但是这点时间是需要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629页
牢骚是一定要让人发的,当然发者无罪。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172页
即使有少数人在一个时期和我们意见不一致,也应好好说服他们。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496页
讲错了话可以批评,但是要用道理说服人家。说而不服怎么办?让他保留意见。……错误的意见,让他暂时保留,将来他会改的。许多时候,少数人的意见,倒是正确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事实,起初,真理不是在多数人手里,而是在少数人手里。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39至40页
待人之四·批评与原谅
但是我们揭发错误、批判缺点的目的,好像医生治病一样,完全是为了救人,而不是为了把人整死。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8页 48
要帮助别人,首先要提高自己,自己不进步,要帮助别人是难的,这一点要讲清楚。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18页
每一个地方都有缺点、错误,我们要事先估计到那里的缺点、那里的错误。到一个地方不要去批评人家,要采取学习的态度,在那里落下来,工作搞熟了,那里的人了解你了,然后再讲有什么缺点,这样人家就能听进去了,人家就会赞成,也会改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60页
凡是搞错了的,都要修正错误,赔一个不是,老老实实地赔不是。我们要有这样的态度。这叫做什么态度?自我批评的态度。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63页
青年同志不要讲人家“昏庸老朽”,老头子也不要讲人家“年幼无知”。大家都是从幼年来的,年幼知道得少,会慢慢地多起来。人家懂得的东西不如你知道得多,但你也不是什么都知道。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45页
任何一个人也需要大家帮助的,互相批评,自我批评,大家帮助,才能进步,才能解决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70页
自然,我们受人帮助,也要时刻准备帮助别人。
——《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62页
人,包括圣贤在内,总是有过的,有过必改就好了。……不要造成偶像,就是不要说谁不能批评,而要说可以批评,但批评要正确,对于批评要分析。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47页
对于任何有缺点的人,犯过错误的人,不仅要看他改不改,而且要帮助他改,一为看,二为帮。如果只是看,站在那里不动,看你怎么样,你搞得好那也好,你搞得不好该你遭殃。这种态度是一种消极的态度,不是积极的态度。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2页
犯错误,受损失,不单是犯错误的人要负责,不犯错误的人也有责任。……错误路线在一个时候能够风行,就证明我们那个时候还不觉悟,一直要到错误路线发展得非常显明、非常清楚了,我们才弄明白,才作出结论来。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00页 50
不要有这样的空气:似乎犯不得错误,一犯错误就不得了,一犯错误,从此不得翻身。一个人犯了错误,只要他真心愿意改正,只要他确实有了自我批评,我们就要表示欢迎。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0册第41至42页
不好的要给以适当的批评,好的要表扬,但不能捧…….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250页
待人之五·爱恨与恩怨
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64页
世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71页
凡事忍耐,多想自己缺点,增益其所不能;照顾大局,只要不妨大的原则,多多原谅人家。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27页
检讨的目的在于得出经验教训,不在于把责任加在个别同志身上,因为加在那些同志身上没有好结果,把同志放在磨子里头磨成粉,有什么好处呢?能不能解决问题呢?不能解决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6页
许多不公平的事情要逐渐走向公平。哪一天都有不公平的问题,因此我们哪一天也要解决问题。问题是解决了又发生,发生了又解决,我们就是这样地前进。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39页
绝对的公平或者绝对的不公平,是不可能的。如果地方的同志说中央搞得不好,那末,地方同志的事情是不是搞得十全十美,一点不公平都没有?我就不相信。有些事情想不到,有些事情想错了,有些事情安排不恰当,是难免的。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07页
眼泪不要往外头流,要往里头流。世界上是有许多不公道的事情,那个级可能评得不对,那也无须闹,无关大局,只要有饭吃就行。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5页
碰到一块,有些意见不对头。人家或者是搞什么批评了自己,反对了自己,自己又反攻一下,结果就发生矛盾了。反对自己的人不一定是坏人。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39页
待人之六·对立与团结
没有团体,这种力量是散的、零碎的,人心是各管各的,这叫做心不齐,力不合。有了团体,心就齐了,力量就结合起来了,就能齐心合力干大事。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67页
团结加上分析,对各种矛盾的意见、不对头的意见,对每个人的意见,都加以分析:或者全部是对的,只是句把话不好;或者一部分是对的,一部分是不对的;或者全部是不对的。分清是非,然后落在一个地方,就是团结。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7页
世界上的事,往往是这样,就是为了痛快,往往反倒不痛快,而准备了不痛快,不痛快或者可以少一点。所以我们要下决心不怕麻烦,下决心和犯过错误的同志合作。你不大来,我就去;你口里有许多闲话,我长了耳朵,这个耳朵听不完那个耳朵听……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62页
注意收集不同的意见。意见一致了就不会发生不团结现象,不团结就是因为有不同的意见而又得不到解决。
——《毛泽东文集》第5卷第28至29页
我们都是从五湖四海汇集拢来的,我们不仅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相同的同志,而且要善于团结和自己意见不同的同志一道工作。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43页
团结了更多的人,阻碍就少些,事情就容易办得通。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88页
所谓团结,就是团结跟自己意见分歧的,看不起自己的,不尊重自己的,跟自己闹过别扭的,跟自己作过斗争的,自己在他面前吃过亏的那一部分人。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92页
除了沙漠,凡有人群的地方,都有左、中、右,一万年以后还会是这样。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474页
所谓团结大多数人,包括从前反对自己反对错了的人,不管他是哪个山头的,不要记仇,不能“一朝天子一朝臣”。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85页
团结起来的目的,是要争取更大的胜利。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35页
待人之七·冲突与妥协
比方我在这屋子站着,他把我挤一下,我若让他,退一下,这样一步一步会挤得我无容身之地,所以,他挤来,我们反挤一下,挤回他到原来地位……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52页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90页
我自己曾经有过处于少数地位的情况。在这种时候,我所能做的只有等待。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91页
有没有宗派主义,要以客观事实来证明,要在将来工作中来证明,主观上否认,效果很小,不能解决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409页
我方权利所在,必须力争,彼方无理要求,必须拒绝,但总的精神是求得在不吃亏的基础上解决纠纷,而不是使纠纷扩大。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17页
所谓妥协当然不是在一切问题上的妥协,这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33页
要有理、有利、有节。就是斗争要有道理,要有胜利的把握,取得适当胜利的时候要有节制。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35页
他们想影响我们,我们想影响他们。我们也没有一切都捅穿,法宝不一次使用干净,手里还留了一把。矛盾总是有的,目前只要大体过得去,可以求同存异,那些不同的将来再讲。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91至192页
停止争论不是一方说了就算,而必须达成双方都能接受的公平协议。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59页
待人之八·共存与互利
世界上只有猫和猫做朋友的事,没有猫和老鼠做朋友的事。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503页
待人以诚而去其诈,待人以宽而去其隘。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22页
凡有损人利己之心的人,其结果都不妙。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2卷第737页
如果不懂得彼此的心,不知道彼此心里面想些什么东西,能够做成知心朋友吗?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36至837页
合作不能对任何一方有害,否则就不能持久,一定会破裂。不论是朋友之间、国与国之间或是政党与政党之间的合作,都是如此。合作一定要有利,否则谁还干呢?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71至372页
客人来看主人,是客人看得起主人,做主人的应该感谢客人。……世界上没有只有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的事情。如果只有一方面感谢另一方面的事情, 那就不好了。相互有好处,相互有帮助,相互应该感谢。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80页
我们不是当面一套,背后另一套,我们只有一套,没有两套。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511页
我们要得到你们的友谊,你们也要得到我们的友谊,这是问题的中心。有了这个中心,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是不是?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61至162页
朋友有真假,但通过实践可以看清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第584页
一个人不讲真话建立不起信任。谁信任你啊?朋友之间也是这样。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78页
总要双方都愿意才行,只一方愿意不行。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78页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