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箴言录之正己篇

文献著作-其他 2024.09.12 532 0

 

正己之一·有患与无畏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1004页

某些错误东西的存在是并不奇怪的,也是用不着害怕的,这可以使人们更好地学会同它作斗争。大风大浪也不可怕。人类社会就是从大风大浪中发展起来的。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0至281页

讲死讲鬼,就能不怕死了,就不怕鬼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201页

一点不怕,无忧无虑,真正单纯的乐神,从来没有。每一个人都是忧患与生俱来。学生们怕考试,儿童怕父母有偏爱,三灾八难,五痨七伤,发烧四十一度……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56页

越怕鬼就越有鬼,不怕鬼就没有鬼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247页 25

难道我们越怕“鬼”,“鬼”就越喜爱我们,发出慈悲心,不害我们,而我们的事业就会忽然变得顺利起来,一切光昌流丽,春暖花开了吗?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第426页

 

正己之二·贵贱与盛衰

在危险环境中表示绝望的人,在黑暗中看不见光明的人,只是懦夫与机会主义者。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15页

如果开头做点好事,后来又做坏事,这就叫做没有坚持性。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不做坏事……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261页

世间一切事物中,人是第一个可宝贵的。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512页

自己要掌握自己的命运。自己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那是不好的,每天难过日子。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94页

每一个人有一条生命,或者六十岁,或者七十岁,或者八十岁、九十岁,看你有多长的命。只要你还能工作就多多少少应当工作。而工作的时候就要有一股革命热情,就要有一种拼命精神。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5页

我们的同志不要靠老资格吃饭,要靠解决问题正确吃饭。靠正确,不靠资格。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87页

一个人,如果不动动,只是吃得好、穿得好、住得好、出门乘车不走路,就会多生病。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124页

最聪明、最有才能的,是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388页

 

正己之三·自力与外援

至于外援,我们非常需要,而且越多越好,但是即使没有任何外援,我们也能对付得很好。

——《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04页 27

我们的方针要放在什么基点上?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叫做自力更生。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32页

和平是必须取得与能够取得的,但主要应依赖自力而不应依赖外力。只有自力更生,自立自强,自己有办法,自己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国际与国内各方助我力量,方能发生作用,才是可靠地取得和平,否则就是不可靠的,是危险的。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152页

嗟来之食,吃下去肚子要痛的。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1495页

对外援要争取,但哪个为主,要考虑。自力更生好办事,主动。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158页

苏联撤走专家,到现在已经三年了,我们的工业建设搞出了许多自己的经验。离开了先生,学生就自己学。有先生有好处,也有坏处。不要先生,自己读书,自己写字,自己想问题。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38页

物质援助,要到了手,见了效,那才算数。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06页

 

正己之四·主动与被动

同志们都要懂得一个道理,这就是世界上的东西,你不去搬它,它就不动。比如这张桌子,我不搬它,它不走,这把茶壶我不拿它,它不起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0页

如果有人认为他是不能分析的,那他就没有作自我批评的精神准备。许多同志因为没有这种准备,毫无主动性,经常是被动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55页

要把自己领导工作中的缺点向大家公开,让大家来参观……我提倡人家将军,有些事不逼我们就做不出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51页 29

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131页

世界上怕就怕“认真”二字,共产党就最讲“认真”。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651页

气可鼓而不可泄。人而无气,不知其可也。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379页

问题没有解决就不要放着不管,就要讲,没有解决就是没有解决,现在还是没有解决嘛!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77页

未来总是光明的。要经过斗争。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18页

 

正己之五·代价与收获

自己正确的东西便把它扩大,不正确的东西便把它清除、取消。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18页

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03页

有缺点就公开讲出是缺点,有错误就公开讲出是错误,一经纠正之后,缺点就再不是缺点,错误也就变成正确了。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149页

犯错误本身有两个方面:第一是犯了错误,不好。第二是犯了错误之后又会变成经验……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63页

打败仗我们不怕,不打败仗我们就不知道仗应该是如何打法。

——《毛泽东文集》第4卷第326页

正如得过伤寒病的可以免疫一样,犯过错误的人,只要善于从错误中取得教训,也可以少犯错误。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0页

失败如果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是成功之母?错误犯得太多了,一定要反过来。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36页

既然有问题就不能不出,出了反而好,有脓包总要出脓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178页

有些经验是从痛苦中得来的。这些痛苦教育了我们。我们不要对于这些痛苦生气。相反,我们要感谢这些痛苦。因为它使我们开动脑筋,想一想,努力去避免那些痛苦。果然,我们经避免了那些痛苦,是不是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630页

错误使人倒霉,使人着急,是个敌人,同时是我们很好的教员。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9册第559页

错误能帮助人头脑清醒。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387页

凡犯了错误的必须坚决改正。如不改正,越陷越深,到头来还得改正,威信损失就太大了。及早改正,威信只会比前更高。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347页

 

正己之六·自得与内省

在某一时期他不满意人家的高慢态度,在另一时期他又以高慢态度对付人家了;在失败时容易变得谨慎小心,在成功时容易变得骄傲放纵。

——《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509页

人家恭维你抬举你,这有一样好处,就是鼓励你上进;但有一样坏处,就是易长自满之气,得意忘形,有不知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危险。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327页

不要把功劳变成一个包袱背在背上,一切都不在乎,这样,只会把功劳变成一种很重的负担。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416页

要经常想到自己有缺点,有错误,有不足,这样才能有进步。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74页

我们应该抑制自满,时时批评自己的缺点,好像我们为了清洁,为了去掉灰尘,天天要洗脸,天天要扫地一样。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935页

在我们的历史上也有这样的教训,就是大不得,小了就舒舒服服,没有事情,一大就胀起来了,脑壳胀得很大,骄傲起来了,心里也躁了,躁得很。急躁和骄傲是连在一起的,骄傲就要急躁,急躁的人没有不是骄傲的、不谨慎的、粗枝大叶的。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295页

说不定正是你高兴自满地说“我就没有跌过跤呀”的时候,恰好跌了跤,翻了车。过去跌过跤的人,往往比较稳一些……

——《毛泽东文集》第3卷第370页

就是没有犯过大错误,而且工作有了很大成绩的人,也不要骄傲。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43页

就是到五十年后像个样子了,也要和现在一样谦虚。如果到那时候骄傲了,看人家不起了,那就不好。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329页

没有你,地球就不转了吗?地球还是照样地转,事业还是照样地进行,也许还要进行得好些。

——《毛泽东文集》第6卷第402页

谦虚=实际。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95页

不要心血来潮的时候,就忘乎所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40页

不能骄傲,一骄傲就犯错误。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247页


正己之七·虚名与实绩

知识的问题是一个科学问题,来不得半点的虚伪和骄傲,决定地需要的倒是其反面——诚实和谦逊的态度。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287页

一切狡猾的人,不照科学态度办事的人,自以为得计,自以为很聪明,其实都是最蠢的,都是没有好结果的。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22页

如果同你谈的人只谈成绩,不谈错误和缺点,那末他们就没有反映现实的真实情况。经验多一些的人是不会相信这些的。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69页

虚报战绩,以壮声势,老百姓看了舒服,敌人看了好笑,欺骗不了的。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46页

要老老实实,不要作假。本来不行,就让人家骂,脸上无光,也不要紧。不要去争虚荣。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446页

你如果讲得神乎其神,人家就不相信你,因为不合乎事实。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16页

我看我们搞几年慢腾腾的,然后再说。今年、明年、后年搞扎实一点。不要图虚名而招实祸。

——《毛泽东文集》第8卷第236至237页

权威或威信只能从斗争实践中自然地建立,不能由人工去建立,这样建立的威信必然会垮下来。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2册第455页

一个倾向掩盖着另一个倾向。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44页

说有所进步,我赞成;“很大的”,不能讲。要谨慎。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65页

 

正己之八·学习与使用

吸收那些用得着的东西,拒绝那些用不着的东西,增加那些自己所特有的东西。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81页

读书是学习,使用也是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1卷第181页

我们队伍里边有一种恐慌,不是经济恐慌,也不是政治恐慌,而是本领恐慌。过去学的本领只有一点点,今天用一些,明天用一些,渐渐告罄了。……要工作做得好,一定要增加他们的知识。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78页

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81页

学习的最大敌人是不到“底”。自己懂了一点,就以为满足了,不要再学习了……

——《毛泽东文集》第2卷第184页

有工作经验的人,要向理论方面学习,要认真读书,然后才可以使经验带上条理性、综合性,上升成为理论,然后才可以不把局部经验误认为即是普遍真理,才可不犯经验主义的错误。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3卷第818至819页

要使不懂得变成懂得,就要去做去看,这就是学习。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20页

把别人的经验变成自己的,他的本领就大了。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320页

恭恭敬敬地学,老老实实地学。不懂就是不懂,不要装懂。……钻进去,几个月,一年两年,三年五年,总可以学会的。

—《毛泽东选集》第2版第4卷第1481页

情况是在不断地变化,要使自己的思想适应新的情况,就得学习。

——《毛泽东文集》第7卷第271页

慢慢读一点,引起兴趣,如倒啖蔗,渐入佳境,就好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6册第558页

只要方向对,学问是可以逐渐积累的。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7册第118页

要读浅近书,由浅入深,慢慢积累。大部头书少读一点,十年八年渐渐多读,学问就一定可以搞通了。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8册第637页

读多了,又不能消化,也可能走向反面……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1册第23页

一讲读哲学史,那可不得了呀,我今天工作怎么办?其实是有时间的。你不读点,你就不晓得。

——《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3册第126页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