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萧军的信

文献著作-其他 2024.10.24 225 0

给萧军的信

194182

背景:1940年,萧军第二次来到延安,对延安的氛围逐渐感到不适应,生出不少意见。一是不认同鲁迅艺术学院周扬等人的文艺观点,对周扬在文章中不指名地批评他和罗烽、舒群等延安文艺界抗敌协会的作家尤为不满。二是认为延安存在着用人不公,对党外知识分子有排斥,一些末流作家挟党自重,一些文化机构的领导不懂文化。有这诸多烦心事,萧军萌生去意,决定离开延安到重庆。毛泽东718日下午约谈了萧军,提出了挽留。这次谈话后,萧军又两次给毛泽东写信,反映一些情况。82日,毛泽东给萧军写了封信,直率地表达了对他的一些看法。这封信颇为讲究。面对萧军总说别人不是,毛泽东没有陷入具体评论,而是把化解其牢骚的钥匙,伸向为人处事之道。文辞表达既不隐晦,不躲闪,指出毛病又甚为得体。信的开头解释没有当面劝说的原因,是担心交浅言深,徒生拘束、尴尬乃至隔阂,这是符合常情的理由。对萧军提出的意见,则整体上做一回应,承认延安确实存在需要改正的不尽人意的坏现象,表明重视他反映的情况。接下来指明萧军不善调理人我关系的性格毛病,才是该信的重点。毛泽东直告,要安心立命,必须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否则没有出路。话不在多,却很有分量,且也是事实,切中萧军主观上陷入痛苦的要害所在。接着评价萧军是极坦白豪爽之人,把萧军的弱点同他的正面性格联系在一起,由此拉近双方的距离。事实上,毛泽东早年也属于坦白豪爽之人,他坦陈自己论理执极端,论人喜苛评,和此时的萧军并无大异,故对萧军的一些做法是能够体会的。最后话锋一转,说正因为同你谈得来,才做上述提议

给萧军的信


以下为信件原文

萧军同志:

两次来示都阅悉,要的书已付上。

我因过去同你少接触,缺乏了解,有些意见想同你说,又怕交浅言深,无益于你,反引起隔阂,故没有即说。

延安有无数的坏现象,你对我说的,都值得注意,都应改正。

但我劝你同时注意自己方面的某些毛病,不要绝对地看问题,要有耐心,要注意调理人我关系,要故意地强制地省察自己的弱点,方有出路,方能安心立命

否则天天不安心,痛苦甚大。

你是极坦白豪爽的人,我觉得我同你谈得来,故提议如上。

如得你同意,愿同你再谈一回。

敬问近好!

毛泽东八月二日

出自:《毛泽东选集》第1-5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

发布评论